《二十四诗品》之“雄浑”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诗品》之“雄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二十四诗品》经典原文,理解句子大意。
2、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引导生感受国学经典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二十四诗品》经典原文,理解句子大意。
2、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引导生感受国学经典作品的美感。
教学设计:
一、理解作品题目。
1.《二十四诗品》来历。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原本也叫《诗品》,人们为了将之于钟嵘的《诗品》加以区分,于是按照其内容特点,取名《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专谈诗的风格问题,“风格”多称为“体”。司空图在刘勰等前人探讨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提升,将诗的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即: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二十四诗品》是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本身也是批评的文学作品——一组美丽的写景四言诗,用种种形象来比拟、烘托不同的诗格风格,颇得神貌,并在诗歌批评中建立了一种特殊的体裁。
二、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相传作者为晚唐司空图,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人(今山西永济)。少有俊才,生活在唐末大动荡的时代,其“平生之志”,不在“文墨之伎”,意欲济世安民,为李唐王朝尽犬马之劳。唐懿宗咸通中登进士第,之后随恩师王凝而为幕僚。唐僖宗广明元年为礼部员外郎,后迁礼部郎中。黄巢起义后,司空图扈从不及,流落于乱兵之中,后逃归中条山王官谷的祖传别墅。光启元年,唐僖宗返回凤翔,召司空图为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寻又遭乱,重回王官谷隐居。唐昭宗继位后,又曾多次召他为官,都称病谢辞。他两度经历战乱,看到“朝廷微弱,纪纲大坏”,李唐王朝颓势已成,不可挽回,于是只好隐居避祸,以诗酒自娱,与道士名僧四处云游。后知道唐哀帝被害的消息后,司空图不食而死。
司空图长期隐居,过着“一局棋,一炉药,天意时情可料度,白日偏催快活人,黄金难买堪骑鹤”的生活。但是,他不能忘情于李唐王朝,隐居是迫不得已的。他的心情是凄苦的,只好到佛老思想中去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他是由感伤、悲观、绝望而转向任其自然、置身物外、冲淡恬静的道家精神的,又幻想着从佛教的空寂中寻求人生的解脱。尤其到了晚年,日与名僧高士咏游,于“泉石林亭”中与野老同席。佛道思想也从他的诗歌创作与评论活动中表现出来。
三、导入新课
1.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二十四诗品》中的“雄浑”篇,“大用⑴外腓⑵,真体⑶内充。反虚⑷入浑⑸,积健⑹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⑺。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2.理解“雄浑”
雄者,宏达威武,强有力也。浑者,浑厚博大,浑然一体也。前者重在广度、力度;后者重在厚度、深度。雄浑一词用来形容一种境界、一种具体景物形象,也可以用来表现一种情志、气势,一种抽象的精神现象。雄浑”和“雄健”是很不同的,而其背后是因为有不同的思想基础。前者是以老庄思想为基础的,而后者则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
四、交流展示
(一)朗读指导。
1.自读,读准字音和句读。
2.指名读。指名学生读诗,检查反馈。
3.有感情朗读。划分节奏,按照诗歌停顿读,在师范读引导的基础下,读出雄浑之气。
4.赛读。指导学生比赛读,读诗要流利,并且有深沉强烈的感情。
5.齐读。
(二)理解内容。
1.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生浅谈对诗句的理解。
注释:
⑴、“大用”之说亦见庄子,《人间世》篇记载那棵可以为数千头牛遮荫的大栎树托梦给对它不屑一顾的木匠说:“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所谓“大用”即“无用之用”也。“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⑵、腓,原是指小腿肚,善于屈伸变化,此指宇宙本体所呈现的变化无穷之姿态。
⑶、真体,即是得道之体,合乎自然之道之体。《庄子渔父》篇中说:“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於俗。”
⑷、“虚”,是自然之道的特征,《庄子人间世》云:“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⑸、“浑”是指自然之道的状态,《老子》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⑹、“健”是《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唐代孔颖达《正义》云:“天行健者,谓天体之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
⑺、“环中”之说源于《庄子》,《齐物论》云:“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蒋锡昌《庄子哲学齐物论校释》云:“‘环’者乃门上下两横槛之洞;所以承受枢之旋转者也。枢一得环中,便可旋转自如,而应无穷。此谓今如以无对待之道为枢,使入天下之环,以对一切是非,则其应亦元穷也。”又《则阳》篇云:“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郭象注云:“居空以随物,物自成。”也就是说,一切任乎自然则能无为而无不为。
2.疏通句意。
(1)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
【释义】体和用,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概念,指本体和作用。司空图是崇信老庄哲学的,认为世界的本体就是“虚无”,即“自然无为”之道,万物都是这“道”的表现和产物。外腓,向外伸张。真,真谛,本源。《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真体,道之真谛。
虚:虚无,道家以虚无为世界的本体,虚即指道;返虚,即返归于道。
浑:浑然一体的境界。积:积累。健:强。雄,指至大至刚。
【解读】华美的文辞涌现在外,真切的内容充实其中。返回虚静,才能达到浑然之境,蓄积正气,笔力方可显出豪雄。
(2)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释义】具备:笼罩。横绝:横贯。荒荒:苍茫广大的'样子。
油云:流动的云。寥寥:空阔的样子
【解读】雄浑的诗包罗万物的气势,高高横贯浩渺的太空。像苍茫滚动的飞云,如浩荡翻腾的长风。
(3)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释义】象:物象,即具体的事物。
环中:圆环之中,即中枢。枢纽。《庄子·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非强:不勉强。持之不用强求,就会无穷尽地源源而来。
【解读】超越生活的表面描写,掌握作品的核心内容。追求雄浑,不可勉强拼凑,自然得来,就会意味无穷。
3.译文。
浩大气势的发挥,因为道的真谛充满胸中。如果与道浑然一体,便能不断加强无比刚强的力量。那雄浑之气笼罩万物,横贯太空,像广阔苍穹上流动的白云,像无边原野上激荡的长风。超然物外,掌握道的中枢,那雄浑气势不用强求,就会自然浑成而洋溢于诗章。
4.理解内涵。
(1)在理解了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由生浅谈对雄浑这一是个境界的理解和体悟。
(2)师做完善补充。
“雄浑”一品属于“壮美”的范畴,诗人用“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这些生动的形象,来形容它气魄雄伟、汪洋浩瀚、长风过空、油云漫天的风格特点。
司空图认为,道家的清虚无为的“道”,是雄伟之气的本源,因而作者的思想必须与“道”浑然一体。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实质是提倡摆脱现实,崇尚大道。他认为,没有雄浑的气魄,就写不出具有雄浑风格的诗;气魄雄伟,又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才能创造风格雄浑的作品。这和现代风格学所说的“风格即人格”的命题,意思是一致的。可以说,除了社会生活条件的决定作用之外,作品的风格和意境,是由作者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所决定的。
五、具体诗歌解析《二十四诗品》
1.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生讨论哪些诗歌的意境雄浑?
2.师补充。《使至塞上》、《出塞》、《龟虽寿》、《观沧海》、《登幽州台歌》、《登高》、《望岳》
《使至塞上》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描写了边疆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
《望岳》,全诗总体上以望字统摄全篇,结构紧凑,意境开阔,情景交融,又不失雄浑的气势。
《登幽州台歌》,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3.小结:诗歌中具备雄浑风格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空间上占有巨大无边的广度;诗词中饱含力量和气势的显示。
六、背诵练习
引导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尝试背诵。
通过不同形式激励学生背诵。